找到相关内容376篇,用时2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随缘之义

    ”。菩萨的随缘境界,是也同时随顺众生的,而不只是事情因缘的流变而已。 ...智慧与“广度众生”的成就,只能经过“无住”,才能真的达到“生心”。佛子发心要广度众生,靠的不是雄心壮志,也不是个人福报,而是透视因缘的智慧与无所得的方便。   透视因缘才能随缘,“随缘”是靠历事中不断...

    杨云唐

    |随缘|因缘|意识|自我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3/09484636905.html
  • 也谈利他的限度

    伏藏。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。何以故。菩萨若能随顺众生。则为随顺供养诸佛。若于众生。尊重承事。则为尊重承事如来。若令众生生欢喜者。则令一切如来欢喜。何以故。诸佛如来。以大悲心而为体故。因于众生。而起...全本下载而没有任何功利诉求,和网上众多录入其他各种文献资料默默无闻网友一样,这似也是对“自利和利他”这一话题的小小注脚:  昔者菩萨为大国王。号萨波达。布施众生恣其所索。愍济厄难常有悲怆。天帝...

    岳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2946145.html
  • 灯前禅影(七)

    经》中有“说通”“宗通”(或“自宗通”)之分。经文云:“说通者,谓随众生心之所应,为说种种众具契经,是名说通。自宗通者,谓修行者离自心现种种妄想,……超度一切心、意、意识,自觉圣境离因成见相。”又说:“说通”是“说九部种种教法,……以巧方便,随顺众生,如应说法,令得度脱。”“宗通”是“缘自得胜进相,远离言说文字妄想,趣无漏界自觉地自相。”  简单地说,“说通”是透过佛所说之经教言说、文字,而通达...

    王开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0347132.html
  • 挽回劫运护国救民正本清源论

    如是。况论心性极赜之理,与断惑证真之道乎哉。而如来随顺众生,循循善诱。初以五戒十善之人天乘,接引劣机,以作超凡入圣了脱生死之前方便。若根机稍深,则为说四谛十二因缘,令其断见思惑,证声闻缘觉之二乘果。...报应,令人戒杀放生,断荤吃素。即虫蚁蚤虱,尚令护惜,勿行杀害,何况于人。以一切众生,皆有佛性,皆知贪生怕死,皆是过去父母眷属,皆是未来诸佛世尊。固宜愍念怜恤,何敢妄行杀害,以充口腹乎。慈风一扇,胜残去杀...

    印光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3147340.html
  • 《中阿含》《说处经》

    正展现出不同的思想体系,与不同的文化特质。随顺众生千差万别的佛教,如果能从所谓八万四千法门中,把握到佛法的真髓,已经是一件令人雀跃的事了。佛教需要一套教科书,是多少佛弟子迫切而又显得遥远的期望。中阿含...爱、界,因缘起”。从身心作用的分析,会发现“爱染”,或者“欲贪”是让众生受苦的关键,而欲贪又与我见相互滋润,所以在技术上,总是在“欲贪”与“我见”的拔除上环绕。  因缘起及因缘起所生法,是佛法的最重要...

    庄春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84849145.html
  • 密教的渊源

    密咒为法尔常住的实相,所以进一步说,真言之相即是毕竟寂灭之相,为了随顺众生根机,而以世俗文字表示。如能观诵纯熟,证悟了即俗而真之义,融合于诸法之实相,便可获得即身成佛的极果。  密咒即是真言,真言由如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1951549.html
  • 道安长老与明真法师

    长沙市佛教徒大会上讲话,提出佛经上“随顺众生,恒不舍离”语作为原则,要求佛教徒在思想上念念不忘众生,为众生利益安乐著想;勉励出家人积极参加生产,以生产与修行两者结合起来,把生产当佛事,寓修行于劳动。后来,长沙市僧众生产合作社和尼众生产合作社,合并组成长沙市第一染织生产合作社,明真指示他的学生,青年僧人博明和戒圆,支持和推动这项工作。  1953年,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成立,明真法师出席了成立大会,当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2551563.html
  • 试评吉藏的二谛论

    百论》亦尔:“诸佛常依二谛,是二皆实,不妄语也。”《大品经》云:“菩萨住二谛中,为众生说法。”又,《涅槃经》云:“世谛即第一义谛,随顺众生故说有二谛。”以经明二谛是教,故今一家明二谛是教也。[11] ...生法是俗谛,即是空是真谛,亦是中道义是体。《华严》云:‘一切有无法,了达非有非无’,故有无为二谛,非有非无为体。经云:‘非有非  页91  无,假说有无’。《涅槃经》云:‘随顺众生,说有二谛’,故以...

    刘嘉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2251679.html
  • 从密教盛行到近代佛教

    日经疏》)卷七(《大正藏》三九·六五○页中)说:「此真言相,声字皆常。常故,不流、无有变易。法尔如是,非造作所成。」以真言密咒为法尔常住的实相,所以进一步说,真言之相即是毕竟寂灭之相,为了随顺众生根机,而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00456228.html
  • 浅述完善僧格以树公众形象

    人才建设、组织建设、制度建设、道风建设。修六度四摄,随顺众生“以戒为师”完善僧格。“僧”是佛法三宝之一,以弘法为家务,以利生为事业,是佛陀崇高思想品德的...   绍隆佛种、教化众生是僧人的神圣使命,只有具备相当的佛学知识,融会贯通世间法,才能契理契机善度众生。所谓:“知外学,乃能制诸外道。”因此佛教僧伽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适应时代发展...

    释界象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85360214.html